國臺辦:依法對清單在列的“臺獨”頑固分子實施懲戒
39
2021-10-30
文丨犀牛娛樂,作者丨佟方政,編輯田。
長期以來,“難以出圈”是籠罩在微綜藝行業上空的一片烏云。由于體量、播出平臺、受眾等諸多條件,微綜藝很少產出現象級作品。
最近,兩個微型合成帶來了驚喜。剛看完《僅一日可戀》豆瓣評分7.3,微博總閱讀量突破5億,獲得#楊麗的人生不想浪費在自己不喜歡的人和事上#。
#楊莉說談戀愛比脫口秀還難#,等等。而這個“相親奇遇”被楊麗寫進了《脫口秀大會》的段落。
《大有可為的女孩》播出后,楊天珍召集了27位大碼女生,挑戰“白、幼、瘦”的主流審美。一播出,楊天珍就說我因為胖沒有男朋友。
話題頂上的熱搜引發了社交網絡中關于身體焦慮和多元審美的熱議。
熱搜在微綜藝節目中并不多見,但上述節目都成了高手,屬于騰訊視頻的新品類賽道“小賢宗”。該系列定位為15分鐘左右的短綜藝節目,距離午休還有一個多星期?!秲H一日可戀》聚焦愛情,《大有可為的女孩》瞄準女性,更早聚焦職業體驗的《人間指南》由新官博“小賢相研究中心”推廣,小賢相品牌開始被更多人所熟知。
事實上,無論是小清新綜合,還是短劇綜藝,都沒有跳出業內俗稱“微綜藝”的范疇,這也是近年來各大平臺爭搶的邊界。到了2021年,已經火了很多年的內容產品——微綜,站起來了嗎?短綜藝的“強項”是什么?微合成的長短視頻平臺有什么區別?
# #2021再看微綜藝
在前短視頻時代,比如《跑男來了》 《歌手多看點》這種老式國民綜合的衍生品種,已經有了現在微品種的雛形,但行業內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概念認知。
18年是“微綜藝”概念深入人心的第一年。今年。隨著短視頻平臺的爆發,大家拿起手機記錄日常vlog的興起,短視頻從單純的娛樂愉悅滿足進階到記錄多元化的社交生活。綜藝制作團隊和各視頻平臺看到了“新窗口”,紛紛探索短視頻載體的綜藝表達。
當年的微綜藝中,有一類對明星IP大做文章,優酷的《你好,是鹿晗嗎》和騰訊的《婁藝瀟遇到音樂劇》都有粉絲“私人裁縫”的味道;另一種是以記錄和訪談的形式,或者討論人類歷史,比如西瓜視頻中的《丹行線》 《侶行》,或者聚焦社會話題,比如嗶哩嗶哩的《可以跟你回家嗎》和酷燃視頻中的《一封家書》。
但從那以后,這個行業一直在質疑微綜藝。核心點在于長篇綜藝節目具有故事線、人物關系、戲劇沖突等屬性,敘事邏輯完整飽滿。但由于時間限制,被迫以日常記錄和采訪為主的微綜藝節目,都像是打著綜藝旗號的短視頻和vlog。
但這些平臺有的投入了高昂的制作成本,試圖用時長和體量有限的長綜藝方式進行表達,其中以《我在宮里做廚師》最為出色,其全明星陣容詮釋了宮廷美食風格。但這類節目往往投資高,人氣低,難以吸引投資。
一是微綜藝概念模糊,很難與短視頻、vlog劃清界限;二是大的微品種很難出圈,其努力是吃力不討好的,導致微品種的賽道從來沒有跑過穩定的盈利模式。
縱觀2021年當下節點的微綜藝,犀牛君明顯注意到各平臺加軌放緩,節目數量較前兩年大幅減少。過去標榜為微綜藝的內容形式(如明星直播)很少使用“微綜藝”的標簽。在這樣的市場形勢下,騰訊視頻“小賢宗”賽道的行業價值確實得到了凸顯。
首先,《人間指南》 《僅一日可戀》 《大有可為的我》這些節目,在制作精細度和質感上,都接近高質量的長綜藝節目,不會給奧迪
其次,三個節目的特點是“形式輕巧,內容深刻”。聚焦社會多樣性問題,讓觀眾一邊看電影,一邊笑著思考,既娛樂又有收獲感。
最后,這些節目錨定了當下都市青年的精神需求,刺穿了年輕人共同的情感痛點,找到了與大眾產生共鳴的切口。比如《僅一日可戀》正視婚姻焦慮和性別困境,《大有可為的我》提供了身體焦慮的另類思考,給觀眾處理類似日常問題帶來了一些啟發。
# #微綜藝界的“長短之爭”
總的來說,業內會認為微綜藝的興起與大眾在短視頻時代發展碎片化內容消費的習慣有關,因此短視頻平臺率先進行微綜藝制作似乎更符合邏輯。
不過,騰訊視頻“小賢宗”節目的火爆似乎向市場發出了新的信號,長視頻平臺在制作短時長內容上未必沒有優勢。
一是長視頻平臺常年與國內眾多頭部綜藝制作團隊合作,雙方配合默契度更高,制作經驗更豐富。引起繼承
承了長綜藝制作基因,長視頻平臺能確保微綜藝項目遵循著“綜藝思維”去推動,而不是短視頻拍攝思維。犀牛君查閱信息發現,小鮮綜三檔節目的制作,均由企鵝影視、騰訊自家的天相工作室與國內知名綜藝團隊聯合制作:《人間指南》由曾打造出“跑男系列”的原子娛樂參與制作;《僅一日可戀》的聯合制作方出現了果時傳媒,一家主導策劃過《侶行》《我是誰》《奇葩說先導片》的紀錄片頭部制作公司;《大有可為的我》的制作名單里則看到了“后期界四虎”BKW,并由楊天真現所在的壹枝花參與聯合出品。
第二,因嚴格遵循精品長綜藝制作思路,主創們從選題、到拍攝、到后期都會以高標準把控內容,觀眾能感受到節目背后的導演思維、PD表達。這些節目之所以很懂得抓當下綜藝受眾的情緒痛點,往往是因為凝結了主創的深度思考在里面,是謂主創的“作品”。
第三,長視頻平臺可以集結平臺最優質的藝人資源去跟微綜藝對接,頭部藝人對微綜藝傳播度的加持明顯?!秲H一日可戀》《大有可為的我》之所以能獲得出圈級的熱度,節目方請到了騰訊綜藝長期合作的藝人楊笠、楊天真是很大的助推。
小鮮綜強勢而來,但這不代表短視頻平臺做微綜藝的沒落。事實上,微綜藝的主力受眾仍習慣于短視頻的呈現方式,短視頻平臺還是觀看微綜藝的主力入口。
一方面,因現今已有大量明星入駐短視頻平臺發布日常內容、與粉絲長期互動,由此衍生出來的明星微綜藝更具情感陪伴性,節目與粉絲的雙向互動感更強,而情感陪伴、強互動都可謂微綜藝最核心的價值。張亞東doulive音樂店鋪、林俊杰《咖啡調調》、劉德華出道四十周年直播都是經典案例。
另一方面,達人創作者還是短視頻平臺的獨有優勢。一來,達人在平臺海量的創作內容是微綜藝選題的重要靈感來源,二來,短視頻微綜藝可以將平臺明星資源與達人資源聯動起來,打造嘉賓樣態更多元的創新內容。
騰訊視頻小鮮綜昭示了長視頻做精品微綜的無限可能,但依托于流量優勢、內容形態的近源性,短視頻平臺目前打造起微綜藝IP更顯得心應手。如此看來,微綜界的“長短之爭”,今后還將愈戰愈烈。
## 喝酒、砍價、煮泡面皆可拍綜藝, 微綜藝的想象空間還有更多
多重職業體驗、一日戀愛模擬、大碼女孩向前沖,騰訊視頻的這些小鮮綜之所以令我們眼前一亮,本質上還跟它找到了滿足觀眾新鮮感的選題有關。
過往的微綜藝情境設置單一,明星往往很難在鏡頭前放得開。而《人間指南》把場景搬到各種職業場所中,讓張顏齊和中國boy體驗各崗位工作,這一創意情境馬上就激發出了兩人的綜藝天賦,讓內容的可看性和趣味度大大增加。
這提醒了我們,微綜藝在題材選擇方面其實還有更廣闊的想象空間。這方面,“韓綜PD之神”羅英錫就是個先行者,他圍繞《新西游記》明星嘉賓們打造的個人專屬微綜其實都很值得國內學習。
羅PD的微綜藝宇宙里,喝酒、砍價、煮泡面這些最日常卻有趣的小事都可被綜藝化表達,被他打造成《肩膀舞要跳到什么時候啊》《協商王》《煮面男》三檔節目。
《肩膀舞要跳到什么時候啊》選取的嘉賓是愛喝酒的曹圭賢,它證明了一個人如果對喝酒足夠愛,也能讓不愛喝酒的觀眾被感染;《協商王》里,明星想要做消費者與品牌商家間的橋梁,幫助消費者砍價、投訴;《煮面男》邀請最愛吃拉面的姜虎東,帶領觀眾品遍全韓美味拉面館地圖。
由上述綜藝,我們可以得到啟發,明星微綜藝可挖掘出明星最具標志性的日常愛好,以此為載體充分展現明星們的個人魅力,作為綜藝PD有必要與明星深度溝通來做選題,這方面國內微綜藝制作方做得還不夠。
小鮮綜的精品化制作思路,或許是國內微綜藝破局的一大關鍵。但在此基礎上,現今微綜藝的娛樂性、與觀眾的互動性還不夠,以至于沒有充分發揮微綜藝更貼近觀眾的賽道優勢。羅PD的微綜藝曾利用平臺優勢,與觀眾在社媒上開展“粉絲訂閱超過一百萬就送殷志源和李壽根去月球”的互動,借此衍生諸多笑料梗,國內的微綜藝或也可借鑒這種互動玩法。
綜上,在選題上抓取社會情緒之外,如何找到微綜藝相比于長綜藝的專屬內容優勢,找到日常生活的多維度、多題材去展現明星最生動、可愛、獨特氣質的一面,或是決定一檔微綜藝能否真正破圈的關鍵所在。
微綜藝的想象空間還遠未被挖掘。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